?上海市嘉定南翔鎮中冶祥騰城市廣場2號樓707室
?Jack@gloryline.cn
?Allen@gloryline.cn
?Victor@gloryline.cn
?Kevin@gloryline.cn
?Lebron@gloryline.cn
?Wolf@gloryline.cn
瑞進給大家分享關于“進口品供應鏈重構”的感受。
上海瑞進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給大家帶來的“進口品供應鏈重構”的感受,歡迎點擊查閱.
在展會上我看到化妝品行業欣欣向榮的景象,而進口品的表現尤為驚人,進口品展商的比例約為70%,可見,進口品在中國零售業必將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,并成為最大增長點之一。
根據艾瑞數據統計,目前進口品在中國整體占比約13%左右,并以每年30%的復合增長率攀升,預計到2018年,進口品將會占到零售總比的30%。進口化妝品浪潮已經持續了1年左右,各種品類品牌大量進入中國,看似紅火,然而根據對520家零售店的調研顯示,進口品在店鋪的平均占比不足10%,線下市場反應遠不如預期,進口化妝品面臨冰火兩重天的局面。
那么,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據我分析,主要有這樣幾個因素:
1.進口品辦理周期長。
不管是證件、物流還是訂單,整個辦理周期平均在一年到一年半。另外,國外品牌方的運作模式和中國不一樣,國外合同都是訂單制,提前半年就把下半年的訂貨需求確定,如果到時候你想再增加訂貨,對不起,我們不生產。另外加上中國市場太大,國外品牌方生產制造能力達不到要求。
2.進口品成本高。
大家都知道進口品賣得貴,但是為什么會貴?是定價高,或是中間流通環節高,還是真的成本就高?其實幾方面原因都有:
第一,現在進口品主要分布在歐美澳日韓等區域,基本都是發達國家,這些國家的人力、生產和運營成本都比中國要高,國內總代拿貨的成本就高出幾倍;
第二,總代通過幾層分銷到零售店,中間經過幾次加價,又增加了流通成本,零售店能5~6折拿到貨就謝天謝地了,但是這個折扣能行嗎?現在零售店天天都在做活動做促銷,如果全場打個7折6折還如何盈利?利潤偏低,所以零售店也不愿意賣。3.假貨、OEM/ODM、水貨對市場的沖擊。
前段時間與一個零售店老板聊天,聊到關于進口品的需求,不知道在哪進貨,他說會去漢正街/東門這樣的批發市場去淘。這些批發市場看起來進口品很多,但品質和來源都得不到保證。相信很多門店老板都和這個朋友一樣,苦惱的不是要不要引進進口品,而是從哪里能引入真正原裝進口、證件齊全的商品。
4.進口品牌定位不明確。
首先,總代從國外引入品牌前,是否調研過國內市場上該品類的飽和情況?若你現在還在做護膚、面膜品牌,是否考慮到國內的市場可能已經不是紅海,而是死海了。哪些品類會更受歡迎?哪些消費者是你的用戶?首先要定位清楚。
我認為,進口品中的小品類或個護品類將會有比較大的空間。首先小品類在中國市場的占有量小,其次在貨源和供應鏈方面能夠有保障;而目前在中國銷售的個護品牌過于一成不變,隨著消費升級,消費者會有更多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需求,而個護有著嘗試成本低、需求面廣、消耗量大的優勢因素,所以成長空間很大。
但不管是什么品牌,進口品牌都不要想大而全,能針對所有消費者,就算是再好的品牌,品牌力都需要成長和沉淀,現在已經過了人口紅利和供不應求的時代,消費者更加追求個性化。
總體來說,最近2~3年,進口品會有一個快速發展時期,不論是迎合市場需求豐富產品結構,還是創造新的利潤增長,對于零售店來說,進口品新浪潮的機遇必須要抓住。而引入什么品類,做什么品牌,如何能夠準確切中市場需求又能控制好成本,是零售店亟需思考和面對的問題。
在進口品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下,零售店若能破冰則能借這把旺火快速前行,而破冰之道正是在供應鏈。
以上是上海瑞進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給大家帶來的關于“進口品供應鏈重構”的感受,如有需求歡迎致電我司。